查看原文
其他

在俄科学院演讲,西方压力正倒逼中俄更紧密合作

人大重阳 2024-01-27

2023年6月7-9日,莫斯科学术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科学院大礼堂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超过1000名各界人士线下出席。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主题为《不封顶的中俄贸易合作》全英文主旨演讲,受到了各方的积极评论,现将相关内容翻译如下。本文刊于6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中宏网
本文字数约4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本文刊于6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中宏网

演讲现场

核心提要


• 许多年以来,中俄合作都不被国际社会所看好。然而,事实证明,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打破了中俄合作的悲剧论调。西方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外部压力,都在倒逼中俄加快、加深、拓宽全方位合作。


• 战略、经济、民众三个层面的因素正推动中俄合作,中俄合作没有上限,不会封顶。西方媒体所传的“中俄贸易顶峰论”注定会破产。


• 中俄贸易无上限,不代表两国贸易不能优化。中俄两国应该把握住变局创造的机遇,积极引导合作潜力的全面大爆发,给它“火上浇油”。同时反思并且改正过去中俄合作中的不足,比如“上热下冷”、“政热经冷”,还有合作交流形式主义、签署的协议不落实等问题。

01

所谓“中俄贸易顶峰论”必须破产

许多年以来,中俄合作都不被国际社会所看好。近年来,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封锁中国,试图与中国脱钩,2022年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受到超过1万次的制裁,这些新增变量更导致中俄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
然而,事实证明,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打破了中俄合作的悲剧论调。
中俄贸易总额2015年680亿美元,2018年增加至1070亿美元,2021年约1470亿美元,2022年约1950亿美元,连续7年均增长20%以上。
2023年前四个月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730亿美元,比同比增长41%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中俄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24年中俄贸易2000亿目标将提前完成,甚至有可能冲刺2500亿美元。
中俄深厚的全方位合作潜力正在内外因素的促使下大爆发。
在过去一年,我曾两次访问俄罗斯,调研了21个城市(点击下划线部分查看相关内容),深刻感受到俄罗斯的经济韧性。我曾发表过30多篇文章,在中俄两国的媒体表达对重新发现俄罗斯的观点。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进行了十几轮、超万项的制裁,试图打垮俄罗斯。可他们低估了俄罗斯政治、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低估了俄罗斯人民的集体凝聚力和战略意志。俄罗斯的经济不仅没有崩溃,通货膨胀率甚至还要低于欧洲其他国家。
2022年卢布是全球最坚挺的货币。俄罗斯2022年GDP总量世界排位从第12位升至第8位。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俄罗斯的韧性。
在搞与俄罗斯“硬脱钩的同时,有些国家也在试图和中国搞“软”脱钩。限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滥用出口管制、打压中国高科技公司等等。这些封锁并没有限制中国科技发展,比如,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C919大飞机投入市场打破了欧美的大飞机的垄断、中国芯片也正在突破14纳米的瓶颈。
西方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外部压力,都在倒逼中俄加快、加深、拓宽全方位合作。

02

三个层面的内部力量推动中俄合作

不仅仅是外部因素,从内部因素看,三个层面的力量也正在推动中俄合作。
一是战略层面上,中俄领导层高度互信。俄罗斯是中国对外双边元首会晤最多的国家,两国领袖过去十年来已经会晤超过40次。今年3月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就又一次展现了中俄领导层务实合作的决心。
二是经济层面上,中俄经济高度互补。从能源到农业,从人才到基建,中国和俄罗斯各有所长。加深中俄全面经贸合作其实就是拼拼图,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三是民众层面上,中俄有着由下而上拉动深化全面合作的社会基础。过去,中国人只知道高尔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近代俄罗斯文艺。近些年来,在中国突然火起来的格瓦斯、俄罗斯冰淇淋、中国电商平台上被网友“洗劫一空”的俄罗斯国家馆等。
普京总统,在中国是最熟知、拥有最多粉丝的外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对中国人的友好度也在提升。
可见,欧美国家的外部逼迫,以及两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内部因素都在驱使中俄合作进一步加深。中俄合作没有上限,不会封顶。西方媒体所传的“中俄贸易顶峰论”注定会破产。

03

五个方面优化中俄贸易

当然,中俄贸易无上限,不代表两国贸易不能优化。

接下来,我想从贸易结构、能源合作、农业合作、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提出一些优化的建议。

第一,中俄双边贸易的结构优化。中俄应该稳步发展贸易总量的同时,寻求结构上的多元优化,发掘潜力空间。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对华出口的主体就是能源,2022年占到出口额的75%。很明显,能源比重过大,使得两国贸易结构单一。

2023年1-4月,中国对俄出口3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4月最新数据,中国对俄出口96亿美元,自俄进口也是96亿美元。中国对俄出口中汽车、智能手机、家电、建筑机械等等交易品种明显增多,双边贸易更加平衡、多元。2022年中国对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激增51%,汽车及零部件增长45%。

2023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已经跃升成为中国出口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3%,有6个中国品牌登上了俄罗斯销量榜的前10,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

不过,中俄贸易总体占比仍是偏小的。2022年中俄贸易总额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不及中国与马来西亚、中国与越南的贸易总额,更是只有中美贸易的大约四分之一。俄罗斯只是中国第10大贸易伙伴国家。

但我对中俄贸易有信心。如果按当前增长速度,在2030年,俄罗斯将超过韩国,成为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国家。对此,中俄应该把握住机遇,把短期的补漏引导成为长期互利共赢的替代。

第二,中俄应争取能源合作上突破。中俄应该稳步发展传统能源合作,同时争取合作方式上的突破,也拓宽绿色能源合作的前景。

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而俄罗斯是全球自然资源、能源储备最充沛的国家。中国应该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国。2023年2月,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希望这个趋势能够保持。

在天然气合作上,中俄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依旧不及澳大利亚、卡塔尔和马来西亚,只占全部液化天然气进口的10%;管道天然气进口上,也不及土库曼斯坦,只占25%。

随着现有管道的升级和新管道的建设,未来几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应该从现有的每年150亿立方米,再增加大约250亿立方米。

在传统能源合作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中俄还应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比如在天然气上,两国应该探索“中俄+第三方市场”的更大拓展合作空间。中俄未来还可进一步开展节能降耗、碳捕捉、碳回收等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中俄应寻求农业合作上的互联互通。中俄应在毗邻地区建立投资合作渠道,优化营商环境。

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从6.17亿美元增长至55.5亿美元,年均增幅在10%以上。2022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大增43%,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增加至70亿美元。但这仍然不是中俄农业合作的极限。

中国每年进口的粮食大约1.1亿吨,从俄罗斯进口的只有大概100万吨,占比不到1%。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也仅只有1%。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10倍,俄罗斯耕地面积甚至要超过中国,两国农业发展的高度优势互补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中俄的农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载体,更关乎粮食安全,能帮助双方减少对西方粮食的依赖。两国应该研究制定农业合作战略,消除政策差异,共同建设良好的农业合作营商环境,缓解针对中国农企对俄投资风险高、劳工赴俄难和农产品进出口标准不一等一系列障碍和政策壁垒。

第四,中俄在金融和投资上应推动规则对接。两国应建设独立的金融组织,继续推动本国货币结算,并务实增大双方直接投资。

两国贸易的本币结算比率增长很快,2022年超过45%,但是两国相互投资额规模很小。中国对俄罗斯的年均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不超过10亿美元,不到中国对外投资的1%。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更是仅为1000多万美元,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0.1%。

中俄金融和投资合作应该跟上双方政治、经贸合作的脚步。打造中俄金融生态圈,推动独立的中俄金融组织建立都可以帮助两国摆脱欧美金融制裁形成的风险和掣肘。

第五,中俄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长补短。两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尤其应改善毗邻地区互联互通改造。

2022年中俄首座跨越黑龙江界河的公路桥开通,连接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两国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也刚刚全线贯通,有望2023年内投入运营。

我在21个俄罗斯城市调研,看到俄罗斯基础设施发展相对缓慢。高铁、高速公路、网络等都有很大的建设空间。素有“基建狂魔”美誉的中国可以积极拓展俄罗斯市场,量身打造一批基建项目,推动俄罗斯的长足发展,同时帮助实现两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全方位对接。

其中一个重要的铁路案例就在于,鉴于新疆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两个铁路口岸的运输能力几乎饱和,两国应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和俄阿尔泰边疆区之间兴建第四条中俄铁路,那么,中国西部地区和俄中部地区就有一条不经过第三国直接联通的大动脉。

此外,中俄在高科技、人才、教育、数字经济、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等等领域还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合作空间。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在此赘述。

总之,中俄合作的路很长、很宽,而且肯定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宽。中俄两国应该把握住变局创造的机遇,积极引导合作潜力的全面大爆发,给它“火上浇油”。同时反思并且改正过去中俄合作中的不足,比如“上热下冷”、“政热经冷”,还有合作交流形式主义、签署的协议不落实等问题。

未来中俄合作应该特别注重务实、及时、落实,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开花,产生引领效应,同时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加强双方全方位互通互信。中国企业和社会在慢慢发掘俄罗斯的发展潜力,中国广阔的市场也在向俄罗斯张开双臂。


推荐阅读

建党节英国学者宣布:我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丁刚:华盛顿的黑影吞没了微弱的中美缓和之光

三年半来首位在华线下演讲的美国学者,讲了啥?

瓦格纳撤军!这场中俄学者对谈早已预言俄罗斯国内动乱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俄科学院演讲,西方压力正倒逼中俄更紧密合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